小編為大家提供香格里拉資訊,香格里拉旅行攻略,香格里拉美食,香格里拉酒店,香格里拉會展,香格里拉團建,香格里拉活動策劃等一切相關信息
研學亮點
自然課堂探秘有三江并流地區,觀察藏地水文地貌,深入雪山下的村莊,體驗農耕生活,了解人與自然平衡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
2
文化課堂
探訪藏民家庭,跟隨民間大師,從居民建筑、民族服飾、飲食歌舞等方面學習民族文化。
3
戶外徒步、騎馬,攀登冰山,在高原的特殊環境里,學習戶外生存技能。
4
非遺課堂
跟隨當地非遺傳承人,體驗唐卡制作、黑陶制作、織布、酥油茶制作等豐富多彩的非遺技藝。親自體驗藏民生活方式,了解民族差異與融合。
5
公益課堂
了解農村生活,在體驗美景與美食的同時,體驗生活的艱難,學會知足、感恩與敬畏。與當地藏族孩子共讀一本書,參與公益共享閱讀志愿計劃。
初探香格里拉的前世今生
中午:抵達[香格里拉],入住酒店,開啟香格里拉研學之旅
下午:參觀獨克宗古城,體驗古城最大的轉經筒;制作唐卡;參訪紅軍長征博物館,了解香格里拉軍民融合歷史故事。
晚上:開營儀式,由領隊講師指導田野調查及報告完成方法

探秘茶馬古道的風土人情
上午:探訪舊時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尼西鄉,體驗尼西黑陶制作
午餐:特色尼西土雞宴
下午:巴拉格宗藏地建筑群
晚上:分組討論,藏族民族特色及地區建筑風格

與山川自然做親密的朋友
上午:徒步香格里拉大峽谷,欣賞低海拔罕見的冰川水峽谷
下午:被稱為“小香格里拉”的維西塔城啟別村,在千年銀杏樹下欣賞神川熱巴舞
晚上:生態小課堂,學習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環保知識

為“我們的朋友”共建美好家園
上午:近距離觀察長著一張最像人的臉,面龐白里透紅的滇金絲猴
下午:探秘水源地,開展垃圾清理活動
晚上:香格里拉生態地貌、自然資源特征討論式學習

我們的藏族朋友這樣生活
上午:訪云南最大的佛教寺院松贊林寺,體驗藏香制作
下午:高山植物園俯瞰納帕海全景,在納帕海體驗策馬奔騰
? ? ? ? ?品嘗地道藏族菜,體驗制作酥油茶、奶酪等當地特色食物。
晚上:香格里拉地區民族生活習慣、宗教文化討論式學習

與藏族小伙伴共讀一本書
上午:游覽普達措國家公園
下午:藏族小朋友一起公益共享閱讀活動,完成自己最終的研學報告
晚上:市場采購,自己做一頓藏餐

上午:研學營結業儀式,研學調查作品展覽,頒發研學證書
研學費用說明:
·費用包含香格里拉行程內交通費;行程內住宿(標準間)、餐費、景區第一大門票、非遺體驗費用、司機導游費;研學帶隊導師及助教費用;在地項目體驗費用、保險費用。
·費用不包含往返機票,由個人消費所產生的其他費用、不可抗力因素產生的費用。
【研學對象】8-14歲親子家庭
【研學地點】云南香格里拉
我們邀請到來自本地的藝術家、非遺傳承人、資深向導,以最真實的狀態,展現在地文化。本次研學,始終堅持更好的發現、呈現、保護生動的在地文化,將生活在這里的先民們留下的珍貴文化遺產,盡量全面真實的帶給孩子們。??
一碗酥油茶
高原本不產茶,但是如果在藏區,你到藏民人家做客,一杯熱氣騰騰的酥油茶是不能錯過的美食。酥油茶是高原生活的必備,可以驅寒解膩充饑解乏。在樸實的外表下,還是被當做圣物,與經書供奉在佛像體內,承載著最虔誠的信仰和寄托。
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上,有一道樸素但不簡單的“舌尖”美食——尼西土雞。高原土雞肉配上香脆的炸辣椒,在雪山下守著一鍋熱氣騰騰的雞湯,拌一碗米飯,大約是這一日最美妙的享受。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尼西黑陶
在松柴的火苗和沸騰的土雞湯之間的橋梁,便是當地手藝人親手打磨的尼西黑陶。在這片以青稞為食的干熱河谷土地上,人們從兩千多年前,就開始在農閑時制作黑陶。尼西黑陶如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一樣,豪爽而奔放,是藏族人家中必備的生活用品。
山風吹過高原雪山,吹過大殿上畫工的衣袖。虔誠的一筆一劃,是對神明的虔誠之心和對生活的熱愛。描繪的不僅是世俗的生活,還有藏地的文化與歷史,宗教的信仰與傳說。親手繪制一副唐卡,感受許久未曾觸摸的專注、平靜與愉悅。
在信仰佛教的藏地,在僧侶和信徒的誦經聲中,同樣離不開的是神秘的藏香。立于窗前,遠眺雪山,燃一枝香,打開內心的世界。看香煙流動,聞香氣繞鼻,制香的過程,是一段與自己和解的旅程。
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神川熱巴舞
在藏地,有許多神秘的傳說。據說達摩祖師在一個叫塔城的地方成佛。而達摩祖師也帶來了一種古老的舞蹈:熱巴舞。雖沒有文獻可考,但是在這里,靠著師徒父子之間世代傳承,流傳到今天。在鼓聲齊鳴中,舞者輕挪舞步,神圣而莊嚴。在山野 發現最真實歷史的痕跡
在被世人奉若世外桃源的香格里拉,淳樸的百姓扎根土地,與自然和諧相處。走在傳統的錯落、古道森林、佛教寺院里,你可以發現人與自然之間有著天然的聯系。我們從歷史、民族、自然科學、宗教、經濟等方面,進行跨學科探索,了解當地文化保護與傳承、鄉村振興和發展的內涵。
清晨,誦經的聲音穿透層層桑煙,金頂上盤旋著烏鴉。人們匍匐在佛像前,充滿期待與盼望。
“林木深幽現清泉?天降金騖嬉其間”是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在占卜松贊林寺選址時候的預言。背靠佛屏山,面向拉姆央措,但愿生活如祈禱所愿:遠離苦及苦因,不離樂及樂因。
香格里拉古城
我們不期望旅行能夠治愈人生的迷茫,但是旅行卻能治愈內心的情緒。在并不算大的香格里拉,有一座古城。曾經,她被毀于一場大火,如今,她用自己的努力獲得了重生。世界上最大的轉經筒還在轉動,人們恢復了往日的生活,也許只有來過,才能感受到歷史的力量。
巴拉格宗
“巴拉”一詞源于藏語音譯,意為自巴塘遷徙而來的藏族村落。在格宗雪山的山腰上,仿佛還能聽到1300多年前,藏族的首領高聲疾呼的聲音。在這個隱藏在香格里拉大峽谷的村子里,他們世世代代的過著隱居桃源的生活。
離天空最近的花是什么樣子的?來納帕海的高原植物園,也許你能找到答案。多姿多彩的高山鮮花,數之不盡的野生動物,異域風情的藏族部落……
如果被高原的低氣壓折磨的疲憊,不妨來納帕海策馬奔騰。
淺水喧鬧,深潭無波。在普達措,可以望見明鏡一般的湖泊和豐美的水草牧場。穿梭在高原的原始森林間,也許會與野生小動物偶然擦肩而過。人與自然共生,互相扶持生活,是這塊土地上最美好的樂趣。
如果說,香格里拉是人間天堂,那維西塔城便是比香格里拉更接近天空的地方。這里曾留下達摩祖師的足跡,這里更被成為橫斷山脈中的綠寶石。在白馬雪山下,隱藏著世界上最可愛的雪域精靈——滇金絲猴。這片茶馬古道上的樂土,仿佛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這一次,我們跟隨著文化的腳步,回歸高原腹地,走進香格里拉精彩的自然人文世界。
我們跨越山川湖海,不限于宗教民族,在田野與村莊,與自然和歷史會面,在這滋養了一代代人的高山之中,尋找被世界稱頌的壯美風景與靈魂。
以上內容部分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