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
那是你不曾見過的人間仙境——白水臺
白水臺位于香格里拉縣城東南的三壩鄉白地村,距縣城101公里,海拔2380米,是納西族東巴教的發祥地。遠處看去,青山掩映中的白水臺造型真的就像層層梯田,在陽光照耀下,又仿若攝影作品中凝固的瀑布一般。一腳踏在白色的石階上,說不出的泌涼暢快。
納西語稱白水臺為"釋卜芝"意為逐漸長大的花,白水臺有"仙人遺田"的美稱。步臨臺地,但見白水臺層層疊疊,宛若片片斜月散落人間,又似納西少女的銀飾,疊飾成無數的銀環,朝暈夕照,銀光散射給人以拋金削玉般的清新。左側,一泉臺形似一彎新月,清泉盈盈四溢,相傳是仙女梳妝的地方。泉臺左下側一石穹窿,潔白如玉,形如一懷孕女子,是當地群眾供奉生殖神的地方,白水臺不僅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又是納西族東巴教的發源地中心,宗教活動和民族節目的活動之處。
白水臺海拔約有2380米,其造型酷似一層層梯田。成因是由于水中的碳酸氫鈣經太陽光照射,水分蒸發后形成碳酸鈣白色沉積物,之后又不斷覆蓋地表而形成的泉華地,因此是中國最大的泉水臺地之一。
白水臺占地面積3平方公里,屬溫帶氣候,降雨較多,年平均氣溫為11.4℃。這里是中國納西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考證,白水臺最初是作為神只來敬奉的。相傳納西族東巴教的第一圣祖丁巴什羅從西藏學習佛經回來,途徑白水臺被其美景吸引,留下來設壇傳教,因此是納西族東巴教徒的神圣之地。附近納西族的民居、服飾和工藝品也很有特色。
相傳,東巴始祖"東巴什羅"在白水臺修煉成道,因而被人們奉為東巴道場。每年農歷二月初八,當地的藏、納西、彝、白、僳僳等民族要到白水臺進行祭祀活動,以歌舞娛神,民族風情十分濃郁。白水臺是迪慶高原重要的旅游勝地。
相傳,納西族的兩位天神為了讓當地的納西族人學會造田耕地,特地變幻出來這樣一片"梯田",所以又有"仙人遺田"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