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
融入自然或者沉浸藝術?研學旅行帶來豐富體驗
古人喜歡游學,就是邊游邊學,走出家門,融入自然,讀懂大自然的美。走進大自然的時候,奇花異草,珍禽走獸,森林海洋,高山流水都是我們的老師。
如今家長們喜歡帶孩子到世界各地研學,感受千百年沉淀下來的人文藝術,在藝術的氛圍中認識世界的精彩。藝術游學,不僅僅是旅游,更是充分利用各大美術館的資源,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不同的地貌環境,讓孩子用藝術家的觀察方式,藝術家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發現世界的美,欣賞世界的美。
因為觀世界,才能有世界觀。無論是大自然,還是人文藝術,研學游為孩子們帶來更豐富的人生。

自古以來,寄情于山水,游學于自然,大自然就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今年家長在選擇自然類游學產品時,會適當考慮人文的因素,有沒有重量級的名師帶隊,游和學的比例如何安排,去的地方有沒有文化含量,是不是在語文課本或者世界名著中出現過的,都是家長和孩子們最關心的。“旅游+教育”雙結合的游學產品日益受到用戶歡迎。途牛旅游網調研數據顯示,約90%以上的家長較為重視游學產品中“游”“學”比例,優質的游學內容與行程安排最受關注;82%的家長對游學目的地有較高要求,教育資源豐富的目的地受到更多青睞;70%的家長較關心游學產品的費用,多數家長傾向于選擇家庭開支范圍內的產品;此外,機構和導師水平等也是報名游學家庭關注的因素。
在要不要陪孩子一起去旅行這個問題上,很多家長也很糾結。“不想成為孩子的保姆兼導游,這樣的旅行比上班還累?”記者了解到,在游學客群組合中,和同學朋友一起參加是主要的方式,其次為獨自游學。近年比較流行的固定營地類游學,借用國外的C A MP(營地)概念,在固定場所設定一套師資,將學生帶到營地內,安排相應的課程活動,吃、住、體驗都在營地。這類營地一般因地制宜設在與大自然緊密結合的湖邊、海邊、山坡上,或利用現成的度假村。華南地區典型的有深圳的航海營地,國內比較有代表性的則有千島湖、北戴河的主題營地,成都、重慶近兩年也有類似的營地推出。
與家人同游的研學游產品也和之前有了很大不同。爸爸媽媽們不用全程陪孩子,可以趁著孩子們去上課,調整頻率,喝咖啡、逛街市等,切換到慢節奏的度假模式。比如攜程推出東南亞修學游。孩子們可以參加火山探險、戶外徒步、雨林觀察等自然課程,家長可在孩子上課時放飛自我,享受東南亞的度假風情,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