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
國家政策支持研學旅游了,拿這一塊去創業,前景怎么樣?
1.行業門檻低,競爭激烈
行業亂象吧,很多旅行社,教育集團,戶外旅行機構轉型。
他們的優勢是什么?
A.已有的市場渠道——教培機構、旅行社
B.成熟的操作人員和旅游資源——旅行社
C.足夠的戶外經驗,安全,活動豐富程度得以保障——戶外
作為一個初創企業,在任何一個方面都無法與他們相提并論。
2.投資成本高 ,利潤低
把整個行業拆開來看,上游從業者必須有成熟研學營地或者活動地點,完整的教師及課程設計團 、
隊極其豐富的行業經驗,帶團經驗、安保措施。
研學營地的建造維護就是極大的一筆費用投入。
下游從業者需要有成熟直接的市場渠道,降低銷售獲客成本。
為什么呢?
研學旅行在語培機構看來只是”國外游學“,或者原有的“背景提升項目”的變種,但是真正符合
國家政策的研學項目指的是大規模的,大范圍的整個年級、整個學校的出行。
為了迎合學校、學生家長及適應各個層次的家庭消費水平,研學項目單日價格在150-400元左右,
短期2-3日研學總價格不超過1000元,因此,對于我們承辦企業而言人均利潤每日在30-50元之
間,還需要分配給各環節銷售人員及單位,利潤率遠低于10%。
3.相關部門不配合,學校不積極
研學旅行的相關文件自2014年頒布以來,各地響應的多,真正大規模推廣的少
相關部門無關痛癢,反而覺得研學活動占用了上課和輔導時間
學校擔心安全問題,怕承擔責任
這就導致了:
新的入行企業很多,大多有項目但無法進入學校推廣招生,在委托中介時,對方機構不滿足
于低利潤,被迫抬高價格使得項目優勢降低,并且銷售人員和項目設計者不在一個公司或同
一個行業脫節,使得銷售人員對研學產品設計的理念和內涵理解不充分致使銷售推廣受阻。
4.研學宣傳不到位,父母教師的理念滯后
在家長心目中,研學和夏令營并無區別,他們并沒有意識到研學不僅僅可以給孩子一個放松的環
境還能在各個環節培養孩子的身體、心理素質,因此研學產品一旦進入市場競爭,研學產品需要面
對的競爭商品不僅僅是夏令營,旅游產品,甚至有興趣班,任何一個暑期活動都可以將其替代。
因此,除非題主上邊有人,否則不要輕易跨入這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