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
“十三五”收官,教育部給研學做出總結
編輯按:《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緊緊圍繞“全面提高教育質量”這一主題,“深入促進教育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體系,旨在有效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其中,“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一節明確強調:“要踐行知行合一,將實踐教學作為深化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豐富實踐育人有效載體;制定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注重增強學生實踐體驗,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和各種形式的夏令營、冬令營活動;建設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帶動作用的研學旅游基地和目的地。”
1
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的印發又將勞動教育納入學生考核“硬指標”,各省教育廳也紛紛出臺有關“研學”、“勞動教育”文件予以響應。
就中央及教育部門重視程度來看,研學旅行已經成為國家推動中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有力推手。
2
昨日,教育部召開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
在介紹“十三五”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成就時,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提到,已遴選了622個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和營地,開發了6397門研學實踐課程和7351條精品線路,社會實踐育人蓬勃開展,中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斷增強。
3
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十三五”期間基礎教育綜合改革邁出新步伐。
逐步形成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制定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五年規劃,舉辦“家校協同,讓孩子健康成長”家庭教育主題宣傳活動,發布《家庭教育指導手冊》(家長卷和學校卷)、《家長家庭教育基本行為規范》,引導家長樹立正確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家庭教育方法,家校協同育人氛圍日益濃厚。
強化勞動教育和綜合實踐育人,統籌學生家務勞動、校內勞動和社會勞動,培養學生勞動觀念和勞動習慣,指導各地建立勞動教育實驗區和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統籌利用社會資源,建立社會實踐大課堂,積極開展研學實踐、志愿服務等綜合實踐教育,遴選了622個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和營地,開發了6397門研學實踐課程和7351條精品線路,社會實踐育人蓬勃開展,中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斷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