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
紅旗渠研學
一渠繞群山,精神動天下。
紅旗渠風景區地處豫、晉、冀三省交界處,地理位置優越,自然風光奇險秀麗、人文景觀底蘊豐富,是人文與山水完美結合的典范。紅旗渠風景區由紅旗渠紀念館和青年洞兩個景點組成。紅旗渠紀念館是一座全面反映紅旗渠建設歷史的專題紀念館,也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傳承紅旗渠精神和文化于一體的綜合性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青年洞,位于風景如畫的太行山腰,修筑于峭壁之上,飄蕩于云霧之間,是紅旗渠水工修筑和自然景觀結合最為精妙的地段,也是紅旗渠建設最艱巨的地段,是紅旗渠艱苦奮斗精神的實景體驗場所。
歷年來,紅旗渠風景區先后榮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16項國家級榮譽稱號。
特色研學課程說明
課程體系
基地按照“特色性、時代性、參與性”的要求,依托獨有的紅旗渠石工建筑、精神價值和優美的自然山水景觀的資源優勢,結合教育部素質教育的規劃要求,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等為指導方針,開發了《紅旗渠研學課程學生手冊》、《紅旗渠研學課程教師手冊》小學版、初中版和高中版教材,并出版了《研學旅行理論與實踐》、《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安全手冊》。
基地增設了研學教育實踐平臺,針對青少年量身打造“三大講堂”+“紅旗渠研學之旅十個一”為研學內容和載體,逐步豐富紅旗渠研學旅行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課程內容
“紅旗渠研學之旅十個一”課程
當一次紅旗渠講解員
看一場紅旗渠電影
走一次紅旗渠
推一把獨輪車
掄一回開山錘
抬一次太行石
吃一次民工餐
看一場“凌空除險”表演
學唱一首紅旗渠歌曲
開一次紅旗渠主題班會
專項研學課程
1. 探秘紅旗渠--《追夢少年》
2. 體驗紅旗渠--《烈火青春》
3. 感悟紅旗渠--《血脈傳承》
研究課題:
小推車的用途及原理
自制水平測量儀
神奇的太行山石
特殊的地質巖層
偉大的水利工程
研學配套設施
分水苑紅色教育及水利科普區:
紀念館
紅旗渠紀念館是紅旗渠分水閘所在地,在分水閘的基礎上建設,是收藏、研究、展示、傳承紅旗渠歷史的一座展館。建筑面積6300平方米,布展面積4000平方米,展線總長運用空間環境藝米、雕塑藝術、繪畫藝米、燈光藝術、圖片藝術、場景模型藝術、影像藝術等八大手段來展示展覽。展館以紅色為基調,造型似靈動渠水。展廳由“序廳”“千年早魔,世代抗爭”“紅旗引領,創造奇跡”“英雄人民,太行豐碑”“山河巨變,實現夢想”“繼往開來,精神永恒”六部分組成,展出了400多幅當年修建紅旗梁的真實照片和2000多件實物,融入多媒體、4D動感、空中懸浮、智能觸摸等現代表現形式,立體再現了當年十萬大軍戰太行的震撼場景。
VR體驗館
紅旗渠精神VR體驗館坐落于紅旗渠紀念館,位置在紅旗渠紀念館展館負一層出口處,占地面積約700平方米,共有11間體驗室,按設計要求可同時容納80多人體驗。整個VR體驗館包含3大體驗版塊,分別為VR名人館、VR觀影區、VR游戲體驗區。
VR技術又稱“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是一種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維動態視景。學生只需要戴上一個VR頭盔,就可以仿佛親臨紅旗渠開鑿現場一般,體驗20世紀60年代,前輩們如何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憑著一錘一釬一雙手,在巍巍太行山上修建“人工天河”紅旗渠。
分水閘
紅旗渠總干渠在此分為三條干渠,依山遠行,深入林州腹地,潤澤著林州54萬畝耕地。該建筑長6.5米、高12米、寬13.5米,閘底高程454.44米,海拔低于渠首進水閘底10.31米。閘房上空高擎郭沫若“紅旗渠”三個大字,是紅旗渠的標志性建筑之一。
水利科普園
水利科普園展示了歷史上治水的典范工程,它生動藝術的高度濃縮了中國水利灌溉史、農業發展史,深刻揭示了水利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水是生命之源、萬物之本,是我國文化遺產的璀璨瑰寶!
紅旗渠三大講堂
“紅旗渠大講堂”位于紅旗渠紀念館內,是一所集紅色教育、紅旗渠精神教育、學習交流、研學培訓、能力培養、實踐鍛煉和能力拓展為一體的紅色教育講堂。依托林州特有的紅旗渠精神資源、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精心打造獨具特色的教學課程。主要以“紅色講堂”、“廉政講堂”和“勞模講堂”三大講堂為載體,學生通過現場參觀、講課培訓、音像教學、實景體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深刻領悟紅旗精神的內涵和意義。大講堂致力于激發學生愛國情懷,引導學生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青年洞艱苦創業體驗區
青年洞
青年洞是紅旗渠總干渠上的咽喉工程,從地勢險惡、石質堅硬的太行山腰穿過,洞長616米,高5米,寬6.2米。該工程于1960年3月開工,當年10月全國性的自然災害日漸加劇,國民經濟進入極度困難時期,中央下達關于困難時期百日休整的文件,所有正在建設中的大型工程必須馬上停工,等待國家經濟形勢好轉。在大部隊下山回家實行生產自救的同時留下300名青年,組成突擊隊,擔負起了鑿通青年洞的任務。經過500多個日夜的堅守,終于將青年洞鑿通了,為使后人銘記這些鑿洞青年的業績,該洞被命名為青年洞。
實訓基地
實訓基地場地設置有就餐區、體驗區、休息區、衛生區。按照研學要求,紅旗渠景區推出了十個一精品課程,其中推一把獨輪車、掄一回開山錘、抬一次太行石、吃一次民工餐就在實訓基地開展。通過這些體驗活動,還原當年修渠時戰天斗地的情景,讓學生感受當年修渠民工的剛毅和艱辛。可激發學生勇氣,啟發學生智慧,讓青少年在創作中獲得快樂。
實景演出
觀看實景演出《又見紅旗渠》,通過“缺水”“盼水” “引水”“通水”的場景演繹,以及再現掄錘打釬,凌空除險等工作方式,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穿越歷史,回到那個激情燃燒的修渠歲月。
田園綜合體
田園綜合體園區內鋪裝彩色混凝土道路、木棧道及石板路,安裝水車、茅亭,設有農耕體驗區,可栽種水稻、油葵等作物。未來田園綜合體還將打造漳河漂流、滑雪滑冰、稻田養魚蝦、魚塘垂釣餐飲一體化,可以讓學生自行采摘、自行烹飪,充分感受“自給自足”的鄉土氣息。
渠首水利工程樞紐工程探源區
紅旗渠源及渠首攔河壩位于山西省平順縣侯壁水電站下約600米處,由攔河溢流壩、引水隧洞、引水渠、進水閘、泄洪沖沙閘聯合組成渠道引水樞紐,為無調節河道自流引水。溢流壩橫跨河床長95米,最大壩高3.5米,底寬13.46米,頂寬2米,1960年2月10日動工,同年5月1日竣工。
太行山地質地貌區
河南紅旗渠·林慮山國家地質公園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東麓,豫、晉、冀三省交界處的林州市境內,由紅旗渠、林慮山兩大園區組成,總面積19345km2,是一座以峽谷地貌、地質工程景觀為主,水體景觀與生態人文相互輝映的綜合型地質公園。
基地聯系人
紅旗渠研學教育基地業務聯系人:郝建香
聯系人電話:13403809176(同微信)